王振 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副院长
王智勇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巡视员
程东 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副主席 上海英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
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,需要怎样的人才与之匹配?两会会场,代表委员认为,要培养和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,聚焦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,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,也要破除体制机制瓶颈,形成“大众创业”、“万众创新”的局面。
实施全球人才战略
记者:上海进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,人是核心要素,科创中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
王振:过去,我们提建设国际人才高地,讲的是人才高地的国际化,即要引进国际人才。现在看来,这个战略目标需要提升,要有一个人才全球战略,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撑。
人才全球战略应该有四个内涵。“全球一流”,包括全球一流的科学家、企业家、投资家、创业家、创意家,有高端人才引领科创中心建设,这是标志性的。“全球引进”,上海的人才现在跟北京、深圳也有差距,更不用说与纽约、伦敦等国际城市,要以更开放的态度吸引各种人才,包括周边国家的人才。“全球配置”,要有全球人才资源配置能力的跨国机构,“全球接轨”,目前的制度、法规与国外不能完全接轨,开放型经济格局下,需要多元、包容的理念。
王智勇:以科技人才队伍为例,去年的调查显示,上海有160万左右的科技工作者队伍,其中两院院士有165人,占到全国的10.6%。但如果对标科技创新中心对人才的需求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作为全球创新型城市,科学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原创力、辐射力、影响力都应该很高,要有突破性的成果。据汤森路透集团公布的2014年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单,中国(含港澳地区)共有134名科学家入选,排名世界第四。但如果我们审视前三位,美国有1702人入选、英国有304人入选、德国有163人入选,差距显而易见。而在134人的名单中,上海科学家有10人入选,只占到全国的7.5%。
程东:除了引进和培养人才,“走出去”也很重要。上海打造全球创新中心,不能局限在6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,我们需要全球视野,人家可以在我们这里设立研发中心、总部,利用我们的人力资源,我们也可以走向海外,到硅谷、到法兰克福、到汉诺威设立中心,整合全球创新人才。在这方面需要有政府扶持,帮助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培育良好创新土壤
记者:吸引并留住创新人才,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使劲?
王智勇:有良好的创新土壤,就能吸引、集聚各类创新创造人才。影响创新土壤是否“肥沃”的元素多种多样,除了政策环境、法治环境,创新文化的培育十分关键。在我们传统思维中,总说“枪打出头鸟”、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,这样的惯性思维其实也制约了创新。如果公众之间无法形成对创新的认同、支持并转化为内心自觉,就不可能真正形成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。
王振:我们需要有新的推进体系、新的生态环境,包括基础设施良好、商务成本降低、宜居等很多元素,也包括宽容的文化环境,促进多元文化交流,营造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。要促进开放性的心态,包容各种文化,造就创新文化;开放性的交流,启迪思想,碰出创新火花;开放性的合作,优势互补,整合创新资源。
程东:过去十年,国内人才大量流失,很多人到国外读书就不回来了。为什么?除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,体制的束缚、不公平竞争、人才政策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,都让一些留学生望而却步。虽然“千人计划”引进了不少人,但远远不够。大环境做好了,很多人是愿意回来的。另外,支持人才的回归,需要引导资金。
打通创新创业阻碍
记者:当下,人才在从事创新创业时是否会感到掣肘,如何打破?
程东:回国人员有很深的感受,比如国内的评价体系,引进人才时会打分,会有职称等项目,在国外工作的人却没有。用什么样的机制和标准来评估人才,这是需要相关部门考虑的问题。在申请项目方面,现在科委、经信委、商务委各有一套体系,都发布在自己平台上,很多人都不了解,应该有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,并确保公正、透明。现在还是有那种感觉,很多项目是为体制内的机构或者企业“量身订做”的,如果谈创新都是这样体内消化,不接受外部冲击,也就谈不上创新中心。
王智勇:我们喊了多少年的产学研,却依然受困于“肠梗阻”,企业、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始终无法深度融合。从人才的角度审视“产学研”的瓶颈,实则意味着要打破现有人事管理制度,让不同身份、不同领域、不同职业的人才因创新走到一起。创造人才在不同创新单元中共享、共用的机制,关键就在于对人才的评价、考核标准,某种程度上需要颠覆性的转变。否则,以发表论文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高校教师会难以跳脱出来,专注成果转化。
要形成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大格局,要有人才建设的新理念,要形成党管人才、政府引导、市场配置、企业主导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发展大格局。